詩像一面大湖,沉澱並反映著詩人的人生。

 

  讀銀快的詩,從我對現代詩學懵懂的青澀年紀開始,直到如今不再書寫文字而改寫音符,轉眼已經十四年了。這些年來我始終在想,隨著年歲增長,心所承受的重量也愈沉、愈難以言喻。而銀快的新詩集《古事記》正承載了這樣的重量,卻奇異地以平靜的文字,道出那些或許是每個人都曾多少經歷的、深刻的故事。

 

  銀快的詩中使用大量的比喻,無論是一貫古今的自然意象,或是充滿想像色調的異鄉情境等,都是開啟讀者想像的門鑰。然而同時銀快也透過平易近人的筆觸,在這些畫面情境間敘述自身的觀察、經歷與心情,與生活如此貼近相關。透過閱讀這些詩句,我們不僅閱讀了詩人銀快的心,同時也閱讀了部分自己的人生課題:有寂寞、有痛、有思念、有渴望、也有愛。

 

  銀快的詩經常以最直接、貼近你我都能共同感受的情境的語言,做上畫龍點睛的收尾,也因此即使不常讀詩的讀者,也能輕易引起共鳴。這樣的直接往往令人感到驚喜,彷彿詩人的文字,道盡了每個人內心不敢發出的聲音。銀快的詩在流暢多變筆觸之外,是感人的詩。

 

        絕望

        我們從不絕望

        只是耐心等待文藝復興到來


- 選自〈文明〉

 


        他的臉像錨

        擱淺在你記憶中

        最疼痛的位置


- 選自〈水男孩〉

 


        思念將我推入精神病院,眼見一切俱化為灰燼

        宛如夢的廢墟


- 選自〈夢的廢墟〉

 

  此外,銀快也嘗試不同的詩的語彙形式,像是散文詩,或是具有實驗性或音樂性的形式等。如〈列寧銅像〉在敘述俄羅斯的景象外,同時加入自己的情感刻畫及詮釋,反映出詩人特有的人文視界;在〈日暮里音樂概念〉的兩首詩中大量添加色調與聲音的意象,並有著音樂的重複而精簡;〈沙漠觀光指南〉以一串連序性排比的字句鋪陳出畫面及想像的空間等。

 

  偶而也能在銀快的字裡行間讀出對前輩詩人們的尊敬,在〈我的靈魂跳過火圈〉一節中尤為顯著。比如〈那棵白楊木〉一詩寫到特定的季節與植物,自然也引起對旅美前輩詩人楊牧的聯想,而銀快從如此視野意象出發,並結合自身「從記憶中等待復活」(同時暗示心境上的重生)的情感;而在〈蔚藍成海〉詩中,銀快引用前輩詩人鄭愁予的代表作詩名〈水手刀〉,重新詮釋並強調了鄉愁的部分,形容永恆的思念像星星,卻又有著望穿秋水的渴望:

 

        月光裁製的水手刀

        把眼睛掏空換成星星

        親炙生命的原鄉

        想念的潮汐已蔚藍成海

 

  細細品味銀快的詩,既易於消化又耐於咀嚼,每首詩都通往一個宇宙性的意象,無論古今時空地域。這本《古事記》是這些年來的的生命手札,也是人類心靈的共同聲音,推荐給曾經寂寞過、受傷過、徬徨過、思念過、愛過的大家。


試讀《古事記》文/隱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