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色快手 文學評論家 silverquik@facebook.com



有一回,我遇到日本生命線的執行長,他說每年日本因自殺死亡的人數,平均在四萬五千至四萬八千人之間,這還是有紀錄的官方數字,更多消失的人口可能要幾年至數十年才被找到,而且無法辨別其身分,那是無人知曉的角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生命無聲無息地消逝中。


這個社會不管是經濟好或經濟差的時期,都會有人自殺,聽說是和人口密度和社會福利制度有關,它是社會的一種間接成本,每個國家死於自殺的人數都不盡相同,卻會有平均數出現。死於車禍意外、慢性病和癌症的人口占總人口數也有一定的比例。默默承受著親人的死亡大多數不會吭聲,他們概括承受了一切,這些壓力若非當事人及家族成員是無法體會,並不是萬能的政府要負起責任來就能解決這一切。



人們需要被安慰,受難者家屬需要求償以維繫日常生活開支,社會的大多數需要一個背負罪疚的替罪羊來為看似不合理的現象找一個發洩的對象,並消除我們心中對於道德感的焦慮,不可思議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在漫長的人類史上,它僅僅是無常的一瞬,更多的無常發生在被破壞的地球生態系,你並不知道冰川的消融、亞馬遜原始林正以多快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有些地方急速沙漠化,有些地方物種快速的被獵濫殺然後瀕臨絕跡。

 

學習接受生命的無常,是一生的內在功課。而不抱怨任何人是很難的一件事,但我們終得要學習接受死亡這件事。近日來閱讀法國龔固爾文學首獎小說《兒子》Le Fils 深深有此感觸。封面文案寫著:「世上最大的痛,是送你走之後,我還留在已經沒有你的這裡。」這是最漫長的告別,當親人突然間從我們身邊離去,沒有留下任何聲音,靜默如石,永遠被隔絕在這個世界,靈魂是無法安息的。我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這是生命重要的一部分,誠如村上春樹說的:「死是無法從生的世界分開,在我們心中死者永遠被紀念著。」


他們從未離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