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cypherone - Taiwan 取材地:台北市承德路民權西路交叉口
(基於創用cc原則以非商業使用之授權分享)
淺談星新一的作品風格
文/銀色快手
對年輕的讀者來說,星新一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的作品曾經在台灣紅極一時,充滿未來感覺的科幻寓言,帶領讀者進入未知的領域冒險,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成為一顆被瞄準的明日之星唷!
距今約二十多年前,張系國先生在人間副刊連載一系列的科幻專欄引介許多國內外的科幻作品,當時星新一的科幻小小說首次引進國內由照明出版社印行。小小說是一種「微型小說」(字數約一千五百字包含短篇小說固有的一切元素及完整交代劇情的文類),由美國傳至日本,一九三○年代由中河與一氏定名為小小說(SHORT-SHORT),此一文類集大成者,非星新一莫屬,也間接啟迪不少國內的小說名家使得極短篇的創作一時蔚為風潮。
在我唸日文系的時候,因為選修「日本現代文學選讀」課程,老師建議我們去找星新一的小說來讀。於是我買了兩本李朝熙翻譯的中日對照小說(鴻儒堂出版)以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後來才發現更早以前我就接觸過他的作品了,像是時報文化曾於1990年出版過一本由孫家裕畫的科幻漫畫《蔬菜人》,也是來自星新一的創意,故事描述孩子在放學途中,遇見一名陌生的阿姨向他透露了驚人的秘密:強迫他吃蔬菜的雙親被擁有思考的高麗菜人所控制,當他脫離險境時,卻意外地發現這名阿姨居然是可怕的萵苣人!那是因為結構與外形猶如人腦的蔬菜產生了生物上的突變所造成的後遺症,誰要是吃了這些蔬菜就會遭受到意識控制,然後被它們同化,把蔬菜形容得像可怖的進化生物,恐怕也只有星新一辦得到吧!
星新一的極短篇作品,大致可分為科幻、推理、幻想和童話四大類企圖探究人性的奧妙,憑著故事本身或許\可以使人性的某一個立體的面相浮現出來,這樣的想法就是他寫作的一個出發點,他習慣將故事中的人物當作是像「差不多先生」一樣具有大眾臉孔的普通人,所以經常會出現N氏、F博士、S小姐等記號性的人物,那是因為他把重點放在情節舖陳和故事結構的精心安排,刻意去忽略人物的描寫,如此一來作品和讀者之間就會產生微妙的互動,讀完之後會覺得同樣的情節也有可能會發生在我們周遭的生活當中。如同莫非定律一樣,假使你認為某件事很可能會發生,它就會真的發生,所以常有人說星新一的小說充滿了預言色彩,不是沒有道理的。他不僅在文字裡追尋極致表現的可能性,也極盡所能地挖掘「人性」與「欲望」的可能性,不管是諷刺也好、批判也好,往往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看不見的盲點,正好符合「危機處理」所需要的人格特質。
他洞悉人性,以精簡的結構、新奇的創意、流暢的對話,簡潔有力地描繪出人生百態,處處充滿幽默、懸疑和刺激,故事到最後總有出乎意料的結局。像是國內的推理雜誌曾連載過幾篇摘自《有人扣門》中的極短篇,每一篇都以「有人扣門」作為開頭,從一個日常生活的片斷,突然插入不可思議的事件,情節急轉直下,令人拍案叫絕!
像是酩酊大醉的男人,應聲開門之後,闖入了一位謎樣的女子,他百思不解,這名女子到底和自己有什麼關係,最後謎底揭曉,這名女子就是他的妻子,因為失手摑了先生一巴掌,讓他撞到了煙灰缸,結果造成了短期的記憶喪失,在星新一的故事裡經常上演著如此荒謬的人生劇碼。
星新一的作品大部分都偏幻想驚異的科幻小說,應屬另類推理小說的範疇,由於故事內容很容易啟發孩子們的想像力,日本的文部省也曾將他的作品收錄在國小課本裡,他的小說也被選為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優良讀物。因為在國小到國中可塑性高的這段時期,愈是能引發孩子們幻想、好奇的作品,如福爾摩斯和亞森羅蘋,愈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
日本的文藝評論家對星新一作品的看法,則是認為他寫作的基本態度是「懷疑一切常識」,也就是慣於逆向思考以及突破性的思考,讀了星新一的作品,常會讓人有「腦筋急轉彎」的感覺,在日常化、娛樂化的文字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轉換不同角度的「立場」和「觀點」所帶來的價值觀的矛盾與對比,閱\讀本身就像是在玩魔術方塊一樣,字裡行間都暗藏玄機,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時間,閱讀他的同一篇作品,雖然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有固定的起承轉合架構,但是經由讀者的眼睛,重新拼湊出來的圖案,卻個個不同,每次都能有不一樣的感受,這就是星新一小說的魅力。
我認為微型小說的好處就好像從一個小小的萬花筒(視點)看出去沒想到映入眼中的世界如此色彩繽紛,變化多姿,讓人回味無窮。
最近,幼獅文化出版了星新一早期短篇作品《最後的地球人》。第一篇故事「機器美眉」就把我們帶進一個未來酒吧,那裡有漂亮的機器美眉為酒客們服務,但是有人心懷不軌,把摻有致命毒藥的粉末放進酒杯中,餵給機器美眉喝,由於機器美眉喝下去的酒,都會流到酒吧裡的儲酒槽中,再回收給客人喝,所以那天晚上,酒吧格外地安靜只有音樂還播放著,所有的人倒下去就再也醒不來了,這不就像是積極製造產品的化工廠,任意傾倒有毒的廢料,讓無辜的人們面臨生存威脅的場景嗎?
另一個名為「冬蝶」的短篇,描述擁有高科技文明,有如生活在無菌室的人類,突然面臨前所未有的冰河期,最後倖存的一隻猴子阿莫,從保溫箱裡爬出來,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在冰冷的環境下求生的牠,很自然地開始手上的作業──鑽木取火。一個文明周而復始的循環時間觀在一則小小的故事中展現出來,真是不簡單。
淺談星新一的作品風格──最後的地球人 文/銀色快手
本文原發表於《國語日報》
留言列表